首页>教研>教学反思> 正文内容

历史教学反思之如何转变教学理念

来源: 作者:李燕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2日 浏览次数: [字体: ] [收藏] [打印文章]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去转变教学理念,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经验尚且欠缺的新教师们,更是值得我们深思以及对自己上过的每一节课进行反思,检查自己的每一节课是否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以一学期以来在教学上感悟最深的两点来谈一谈应该如何去转变教学理念,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要切实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转变课程理念,明确教学内容目标性。

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凸显公民教育的宗旨,集中反映了国家在历史新课改中的政策与发展方向,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耐心研磨,才能理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制定的初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新教师的我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在新课程标准的把握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作为新教师更应该准确地去解读、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同时,也要努力的去吃透教材,把握好重点和难点知识,否则将会误导学生,误人子弟。例如:

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这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程标准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最主要的重点,可以略讲;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对“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教学难点的完成,教师可以用讲解法或材料解读法来突破。这样即可灵活处理教材和和教法,又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教学目标。

当然,要切实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除了以课程标准为依托,明确教学内容目标性外,其次的,还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教师的美好愿望也就无从实现。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运用知识,我们还要努力创设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

当然,不可避免的,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新教师的我们由于经验不足,教师的主观愿望与教学实际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回顾一学期来的教学经历,我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高中的文理分科,选择理科的学生会相对比较多,因此历史在高中学习中也“被”成为了所谓的“副科”,学生不太重视,因此学生在这一科目上所花的时间非常有限,致使历史基本知识不够扎实,如简单的历史事件都会出现混淆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何切实的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能实现小组合作讨论,但是仅仅局限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小组的有效合作学习。

新课改是一个新事物,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年轻教师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同一起点和机遇。我们只有坚定信念,迎浪而上,内强素质,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并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注意总结提高,定能把教学工作做好。

  • 扫描访问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