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研>教学反思> 正文内容

聚焦五点,反思促成

来源: 作者:地理组 蒋丽莎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2日 浏览次数: [字体: ] [收藏] [打印文章]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他认为,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师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反思,那么他的经验将大受限制。所以教学反思非常重要,是教师成长的点金石。当然,反思也有角度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案例进行反思会得到别样的结论。

一、反思精心预设

有效的生成课堂依赖于课前精心的备教案、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备课堂中的意外情况,在精心预设之中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在这一过程中,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是相互联系的。离开了预设,生成也就无从谈起!

(一)【案例】“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片断

教师预设:请阅读课文48页——49页相关内容,根据问题思考田纳西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每个大组随机分配不同的角色,结合所学知识积极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并在最后小组派代表扮演该角色并阐述本组的想法。角色及其思考角度如下:

角色一:电力投资商

你们准备利用何种优势资源发展电力?说明原因。你能解释河流的梯级开发吗?有何意义?(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虑)

‚角色二:工厂企业主

你们准备建设哪些工业部门?依据是什么?这些工业部门之间有何相似点?

ƒ角色三:农场主

你们在这里发展了哪些农业部门?是如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的?

④角色四:政府官员

你们站在决策者的高度上,总结一下当地今后的发展规划以及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上课实况:学生被角色吸引,进而被问题触动,开始在书上查找对应角色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措施,边阅读边思考、判断,得出各自结论,而后同伴间交头接耳,开始有了异动。继而,老师边巡堂边指导学生,学生代表围绕角色就优势、意义、具体治理和开发措施展开激烈争论,探讨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方案。

(二)【反思】通过精心的教学预设,创设新颖、有趣、开放的角色,在学生被四个预设角色吸引、兴趣盎然之时,以分组形式提出各角色的问题,教师又以启发性语调强化四个角色之间的关系,较好地把握了问题提出的方式、时机且强调了课文的核心理念:综合治理。

二、反思失败之处

教学情况是瞬息万变的,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习状态,难以准确无误地预设。预设的时候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讲到某问题的时候被卡住、举例不当等。我们应当重点反思这些失误,引以为戒。

(一)【案例】“气象灾害”教学片断

师:通过阅读课文,涉及哪几种气象灾害?

生: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四种。

师:对这几种气象灾害,大家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洪涝发生的时候哪里最安全?气象灾害一定是不利的吗?除了东南亚,世界上哪些地方还会出现热带气旋,也和我们一样叫台风么?……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老师觉得归纳起来主要是怎样认识这些气象灾害,把握了气象灾害的特点,问题就解决了。大家有兴趣研究这些气象灾害么?

生:有!

师:下面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来研究,注意抓住它们的特点。

教师发放三份相关参考资料,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十分钟后,展开交流。交流中,学生对气象灾害的分析有一定见解,但对气象灾害之间的相关性就没有较好把握。

(二)【反思】没有根据教材所要求的来综合总结,提升学生的疑难问题,而将学生引导到教室事先设定的探究气象灾害上来。学生探究课题目的性不强,交流时各自为政,如研究干旱的同学只关注干旱的相关问题,对其他气象灾害只能听听而已,因为自己没有探究的基础,不能发表个性化意见。

三、反思教学方法

讲授、探究、讨论、演示、画图等教学方法是有选择的,选择怎么样的教法,如何指导学生,取决于教师的理解、领悟、驾驭、实施能力,因时间和内容存在巨大差异。

(一)【案例】世界的洋流规律的探索,教给学生判断洋流的一般方法:(一)先出示简化了的完整的洋流分布图,(动画演示)落实各洋流名称;(二)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和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动画演示),结合世界洋流模式图和表层洋流分布图,再次让学生回顾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和方向,把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结合起来,并顺势将知识深化,引导学生总结大洋东西两岸与寒暖流的对应关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洋流分布的规律和原因;(三)南半球副极地海区的西风漂流成因及性质(动画演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讨论其为寒流的原因;(四)学生小组合作总结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动画演示)和大洋东西两岸与寒暖流的对应关系;(五)出示世界洋流分布图(动画演示印度洋洋流),先让学生判断是冬季还是夏季的,落实名称,指出成因类型;(六)出示大气环流分布图与洋流模式图的对比图,加深学生对横跨大洋洋流形成的理解。

(二)【反思】通过分析地理图表和材料等,说明地理特征、地理事物类型和地理因果关系,一般都遵循一定的教学过程和辨别法则。把这些过程和法则教给学生,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反思多媒体运用

多媒体可以将不易说懂的问题演示明白,难以观察、体验的知识或者现象让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化静态为动态,便于教师更为立体地讲授“地球运动”原理。

(一)【案例】“太阳视运动”教学片断

运用某中学教师讲解“太阳视运动”所制作的软件《虚拟三维地球仪》:按太阳升落展示不同日期不同纬度上的太阳视运动动态图;拉动鼠标,可360°观察太阳视运动的情况;同时出现背景音乐,加以美化。

师:仔细观察,赤道上的太阳从哪里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结果,学生只陶醉于动画、音乐的欣赏之中,根本无心思考问题。

(二)【反思】过多的多媒体演示,把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掩盖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变成了简单的欣赏动画,没有得到实际的思维锻炼。

五、反思课外活动设计

大量的训练才能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但是单一的活动,只是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复制”,从而出现一系列高分低能的学生。因此,问题设计要尽可能新颖、开放、贴近生活。

(一)【案例】学习农业区位因素,设计的活动是:校园周围荒地的农业布局(规划),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梧高新校区规划用地图》进行实地考察,规划学校赋闲的农业用地。在地图上圈出规划的地点,规划该地的农业用途并分析原因。

(二)【反思】由于融入了校园因素,增强了趣味性,激活了兴奋点,学生喜欢。设计活动应遵循一些原则:能在学生心中产生探究的欲望,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猜想;活动素材富有新意和趣味,使得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活动问题设计不能过难,则学生存在畏难心理;问题设计过易,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难易适中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能力。

聚焦五点,就找准了教学反思的“焦点”,无论篇幅长短、词句华丽与否,胜在及时、坚持、重点。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不停地“仰取”“俯拾”,假以时日,知识便会更丰富,专业的成长也更为迅速。

  • 扫描访问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信号